过年的压岁钱,又名压祟钱。 “祟”和“年”,指的是*灵妖怪,原本是古人对科学认知欠缺的迷信说法。 汉民俗中,除夕之夜,大人要将铜钱放置在熟睡孩童的枕边,希望用钱来压住“祟”,以期驱邪避祸、护佑孩童平安度岁,茁壮成长。 压岁钱本质上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祝福,随着时代的变迁、经济的发展,压岁钱逐渐变成以红包的形式派发,在传达美好祝福之外,过多地掺杂进了一些功利性因素,比如:数额、攀比、甚至是某些人行贿的手段。 如今的压岁钱,红包是越来越厚,却越来越没有仪式感,祝福和感恩的意味越来越淡,就剩下一个干巴巴的“钱”字。 01爷爷给的压岁钱 记得儿时,压岁钱不叫“红包”,就叫做:压岁!而钱只是传递祝福与感恩的媒介。 那时的长辈给钱很直接,没有红纸包的外壳,多或少并不重要,拜年时得到父母爷辈叔婶的祝福,就足以令我们欢蹦乱跳了。 印象深刻的是:大年初一给爷爷拜年。 火炕上长眉大耳的爷爷,或盘腿或倚靠在被垛上,笑眯眯地看着我们,旁边有人现场指挥,我们孙辈们排成一行集体鞠躬,然后欲齐声祝颂:“爷爷,过年好!祝爷爷健康长寿”! 结果,每年第1遍我们都没有喊齐过,所有的人都笑作一团,然后再来第2遍、第3遍,直到爷爷笑弯了腰,旁边的大人们笑出了眼泪。 然后,爷爷乐乐呵呵从头顶的棉帽中抽出准备好的1元崭新纸币,一一递给他的孙辈们,再挨个摸摸我们的小脑瓜儿,嘴里念叨:“娃娃们,好好读书,长大了有出息”。 我们一边应着,一边双手接过爷爷的压岁钱,跑出门外,没心没肺地奔向下一个长辈家,去拜年,要压岁钱! 02父母给的压岁钱 每当春节来临,父亲总是会在节日前夕专门从银行兑换出一些连号的崭新纸钞,面额从1元到10元不等,交给母亲。 除夕夜,一家人吃过年夜饭,收拾停当后,母亲在嘱咐我们大年初一要穿的新衣时,我们哥几个也会伸小手跟妈妈要压岁钱,那时候,母亲总会嗔笑道:臭小子们,少不了你们的! 然后从兜里摸出手绢包裹着的新钱币,每个孩子给1元——10元不等的压岁钱,原则是年龄越小,给钱越少。 理由很简单:你还不会用钱,给多了,你就瞎花了。 那时候,我们收到的压岁钱是要跟父母讲的,三叔五婶分别给了多少,要报告,而父母 要按等同的金额还给人家的孩子,不然就失礼了。 亲朋好友给了你家孩子多少红包,你自然也要还给人家孩子同样或更多的红包,仔细算来,每年收到的压岁钱,其实大多数最终还都是来自于各自的爸妈。 03变味的压岁钱 70后的我们,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:有新衣服穿,有好吃的吃,得到的压岁钱也归自己支配,十几二十块的,基本上就是一年的零花钱,所以倍感珍惜。 改革开放短短40余年,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,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,现在的孩子们,日子天天赛过年,压岁钱动辄就是成百上千过万,春节几天下来,收到的红包金额有些超出自己父母的月收入之和,甚或是几倍。 这个现象不正常,对长辈是一种负担,对晚辈是不劳而获。当晚辈习惯了得到,便欠缺了感恩;假如前年给多了,今年给少了,明年不给了,事儿就来了! 听父亲讲他在孩童时,给长辈拜年,收到的压岁钱通常是几枚铜钱或铜元;新中国成立后,变成了给几角纸币,那时候钱顶钱用,5分钱可以买支铅笔,能用上半个学期;等到上了初中,基本上再没有收到过压岁钱,因为长大了,所以理所应当。 等到父亲做了爷爷,应该是出于对隔辈人的爱护,平日克己勤俭的父亲,在给孙辈们压岁钱时,却很是舍得,从小一直给到读大学,红包的金额也从几十、几百上升到了几千元。 直到前年,懂事的孙辈们都说我们长大了,不用再压岁,更不怕“祟”了,爷爷的钱您留着自己花,等我们工作挣钱了再来孝敬您时,家里的压岁钱算是暂停了。 多年以来,我们同辈朋友间基本都达成了默契,彼此都不用给对方孩子红包,不但省却了繁文缛节,也并不影响友情的天长地久。 04这样的红包值得提倡 工作后,几乎每年春节,都在带队旅行团,大年初一这天,也收到过很多客人的祝福红包,印象深刻的是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,他们的红包继承了我们传统民俗的优良传统,表达祝福的象征意义更大,而红包金额通常都不多,一般是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,而且有些客人还会选择一些吉利数字,比如:6.66,28.88,49.99等等,并附有祝福的文字卡片。 给红包时,客人会用双手递过,然后紧跟一句:恭喜发财! 我双手接过,紧跟几句:恭喜发财!唔该!多谢晒!THANKYOU! 接下来继续做好自己的导游或全陪或领队的服务工作,大家皆欢喜。 红包在这里传达的是一种认可、祝福和感谢,没有丝毫的功利,跟多少大小更没关系。 直到今天,每逢过年时,新马一带的华人长辈给孩童的压岁钱,通常也都是本国货币的几元至几十元不等,鲜有成百上千的。 包括豪富人家,也是如此! 王安石在《元日》中写道: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 曈曈日下,年节之中,压岁莫以金钱论,长辈送祝福、孩童知感恩,新桃一定换旧符。 ,提个小问题,您觉得孩子多大就可以不用给压岁钱了?欢迎留言,说说您的看法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1546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