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/10/2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“输口令,领红包”,如今各大支付平台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红包玩法,口令红包由于可以自行设置各种口令,成为时下热门。但不料,这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诈骗新阵地。近日,由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“口令红包”新型诈骗案一审获判。

年1月,张某在逛电商平台时看中一件“商场同款”羽绒服,价格非常优惠,张某便咨询商家该商品是否为 。商家表示,该款羽绒服正在促销,但只能以“口令红包”的方式支付才可以参与活动。之后,张某便按照商家的指示,输入口令“参与活动价元”,发出“口令红包”,红包瞬间被领取完成。但商家却告诉张某,由于系统故障,并未收到红包,需要张某再发送一次。 个红包,系统则会自动退回。张某信以为真,发送了第二个红包。

然而这之后,张某却再也联系不上商家,不久后,该店铺也关停了,张某发现自己被骗,立即报警。

年8月,该店铺商家程某、余某被公安机关抓获。年8月24日,该案移送至诸暨市人民检察院。

经审查,年年底,程某在网上“自学”了一套利用“口令红包”诈骗的方法,之后,他在刷单群里寻找了“合作伙伴”余某,两人一拍即合,决定分工合作。余某事先帮程某租赁多家电商平台店铺,程某则在店铺里上架各种低价商品的虚假信息,吸引买家咨询、购买。之后,声称必须通过口令红包方式交易才能参加优惠活动,诱骗买家发送口令红包付款。买家付款后,余某会立即领取该红包,并提现至银行卡,扣除自己提成后,将剩余款转给程某。若经买家举报被平台封店,程某则另开一家店铺,继续实施诈骗。半年多时间内,程某、余某共计骗得10万余元,被害人达百余人。

检察官说法:程某、余某两人在实际上没有商品的情况下,发布虚假商品信息,诱骗买家付款后却不发货,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。检察官提醒,网购一时嗨,资金挽回难,优惠套路多,交易多思量。擦亮眼睛不冲动,确定无误再付款。若发现被骗,及时保存聊天、转账记录等证据尽快报案。

来源:正义网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166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