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8/31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央视新闻:兔年寻“兔”探访博物馆里的兔宝贝

兔子历来被视为祥瑞之兽。在我国生肖文化中,玉兔、白兔、赤兔,代表了善、美和祥和。在天南地北的博物馆中,就有许多和兔子有关的宝贝。

北京明十三陵的历史文化展示区,展示了从定陵出土的多件文物,文物里有一只明代的小白玉兔,红红的眼睛很可爱。据介绍,玉兔由羊脂玉制成,它的眼睛是红宝石,上面是一个圆形,金质的,象征的是天上圆圆的月亮。

在十三朝古都的陕西西安,曾经和古人朝夕相伴的兔子更是不胜枚举。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生肖兔俑,身上披着唐代流行的长袍,头微扬,仿佛朝堂上的文臣,神情肃穆。到了明代,十二生肖俑就更加写实、更加生活化。在博物馆里,有一只萌态可掬的兔子——唐代滑石兔。据介绍,这件唐代滑石兔是当时唐朝用来压席子的席镇。

在湖南博物院,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墓的T形帛画左上方,多年前的玉兔形象跃然画上。

兔年寻兔,寻找藏在文物中的兔元素。

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梁庄王珍藏展厅,展示的梁庄王珍藏有数千件。其中一对“青白玉镂空东升图环饰”玲珑活现,引人注目。图案上端正中以“骨朵云”烘托一轮圆月,月亮下面是一棵果实累累的枇杷树,树下有一对玉兔举头望月。据介绍,这一对双兔望月的玉配饰,应是缝制在衣物上或是用于镶嵌,寓意吉祥。

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三官庙村,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刻有玉兔捣药图的汉代画像石。两只兔子捣药,与众不同,它寓意着爱情美满,成双成对。捣的长生不老药,寓意健康长寿。

山西考古博物馆里清朝时期的兔砖雕非常精美,主要用在大院的装饰中,主人家以兔子为题材装饰,想表达当时自己子孙昌盛、健康长寿、四时通达、欣欣向荣的一些美好的生活愿望。

人民日报海外版:新春,与博物馆来一场“云”相聚

妙趣横生的红包封面、丰富多彩的网上课堂、新意十足的文创产品……春节期间,许多博物馆推出线上活动,网友积极参与、欢乐互动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,焕发新的夺目光彩。

故宫里那些蹲守在宫殿大门前的瑞兽,它们的形象、材质是什么样的?它们与中华文化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?故宫博物院“紫禁城中的看门瑞兽”新春线上课程,解密这些“神奇动物”背后的故事。

据了解,“故宫知识课堂”新春直播活动将带网友共同探索紫禁城中品类众多的看门瑞兽、精美绝伦的古桥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山石。此外,故宫“数字多宝阁”发布全新高清三维文物,“数字文物库”“故宫名画记”也上线春节专题,带给网友更多年味。

新年迎好运,人们对福字、春联等新年符号的挑选格外用心。“把寓意美好的贴纸贴在电脑上,有满满的仪式感,很有新年气息”“这些文创看起来好红火、好精美,又喜气又有文化内涵”……在故宫博物院网店,网友可以看到品类丰富的新春文创产品。

比如,“福禄贺岁春联套装”包括横批、对联、福字、窗花、红包、贴纸等,其中5张福字源自清朝5位皇帝御笔,寓意“五福临门”。“紫禁城过大年·游戏雅集”根据明清两朝历史,将紫禁城中从冬至到元宵节的七大过年习俗,做成7款有趣的手作游戏,适合全家一起参与玩耍。

中国国家博物馆在网店准备了集馆藏元素的文创产品。如国博新春礼盒汇集馆藏8件文物的吉祥含义,将国宝兔首绘制为中国风的漫画小兔子。“期待活泼可爱的兔子能给未来一年带来全新的活力与希望。”有消费者在网上留言说。

近年来,各类博物馆利用自身文旅资源研发各类文创产品,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,开拓了文化传播的新方式、新局面。新春相关文创产品让更多人在感受浓浓年味的同时,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。

甘肃省博物馆的“绿马”毛绒玩具,敦煌博物馆的飞天揽月帆布包,苏州博物馆的“瑞兔绣春·春节年礼福袋”……全国20多家博物馆联合抖音电商举办首届“文创年货节·博物馆里过新年”活动,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,带网友深入博物馆“考古”文物故事,同时诸多文创产品集中亮相。

场景变更,科技进步,中国人过年的情结不变。近日,互联网平台与文博单位推出的数字红包封面等新玩法备受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4768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